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,大部分网站已经不兼容且存在安全隐患,建议安装360浏览器或升级

       繁體中文     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聖賢足迹 > 读者来稿>正文

有缘识圣贤 爱心蕴古情

字号+作者:芮丽平 人气: 日期:2017-07-10 我要评论

幸福也许就是回家的一声问候,一点点的改变也能让人领略到亲人的关怀、生活的美好。幸福也许就藏在蓦然回首的那一瞥中,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能温暖人心,让人感受到无限的温暖。

来到圣贤公益常州团队短短三个月的时间,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,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和蔼可亲、善解人意、彬彬有礼。不管看到谁的到来,都是微笑着和你打招呼,亲切的就像一家人一样。来到这样的团队,真的很幸福,很开心。最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我还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,促使我改变,使我的家庭更和睦、更幸福了。
记得在第一次去清潭疗养院的时候,周围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那么的新鲜,我四下打探着,仿佛我不是前来照顾老人的,而是前来参观游玩的。可是团队的其他学员们一看到老人,一个个都上前微笑着打招呼,“婆婆好”,“公公好”,并和老人握手,老人们看到他们像是看到了亲人一样,拉着学员的手不放。这一幕深深感染了我,使我从一开始的动作僵硬,表情木讷,到现在发自内心地和老人亲切地打招呼。当然,这也影响着我的日常生活,我将改变带到了家里带到了日常生活中。以前我爸来我家,我都不喊,现在可不一样了,只要我爸一进门,我就亲切的喊一声“爸爸”,我爸也开心地答应着我,就是这一改变给我带来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幸福感。
幸福也许就是回家的一声问候,一点点的改变也能让人领略到亲人的关怀、生活的美好。幸福也许就藏在蓦然回首的那一瞥中,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能温暖人心,让人感受到无限的温暖。
常寿疗养院的老人见到我们去了,一个个都开始泡脚,我们就开始为老人们剪指甲、理发。时间过得很快,我做完了事情后,就一个人来到花园,看到一位老人手里拎着一袋馒头,当时的我还在想:“是馒头,老人应该拎得动。”当我傻傻地站在那看着老人时,学员丁海燕从门里冲出来,来到老人身边,接过老人手上的袋子,扶着老人就问:“公公,您住几楼?我送您。”当时的我一下子觉得好惭愧,这让我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,明白了当我们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,不应该想很多,只要需要并且我们能伸出手做的,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忙。也许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举动,可是勿以善小而不为,圣贤团队特别注重这些细节,小小的举动,也可以让疗养院的老人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。同样的在家里,一个个微不足道的关心,可以让家中更加和睦,让家里充满爱。
800A6F73DD8BF75D9752A8A1AE09268F.jpg
还有一次,我和学员普德、宋静静一起去周伯伯家,周伯伯他中风六年行动不便,儿女又在外地,一直由薛婆婆照顾。现在年纪大了,薛婆婆也力不从心,机缘巧合下他们认识了常州圣贤公益的学员并请求帮助他们。学员了解情况后,答应了薛婆婆的请求,每个月主动上门服务,为两位老人理发,剪指甲,聊聊天。不料有一天,薛婆婆发信息给普德,告知自己从电梯摔下,腰部骨折。那天周伯伯家临时请的护工生病没来,我们的到来犹如他们的救命稻草,那天我和静静就开始为周伯伯、薛婆婆两人做饭吃。我平时在家常做饭,于是我就动手炒菜。本以为炒菜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,根本没啥问题,可是,当我一边炒菜时,静静就在一边尝菜:“这菜还要加水煮煮的,不烂!”于是我加了一次又一次的水,直到静静说可以了才结束。别看静静年纪小,她总是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,考虑到他们年纪大了,菜要烧的烂一些,老人好嚼。这又让我明白了,做事要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,多为别人着想,不能依着自己平时的习惯、自己的性子去为他人做事。凡事多为别人想就对了。
一桩桩,一件件,学员们实践圣贤公益的点点滴滴,我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。感谢他们,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,改变自己,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方向和目标,我也要按照圣贤标准要求自己,将圣贤文化落实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,从自身做起,影响家人,影响身边人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常州有缘爱心人士:芮丽平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7年6月19日

上一篇:感谢信

下一篇:致敬北京圣贤文化中心

北京圣贤文化中心天下为公,不属于个人所有。广结善缘,普化众生,引导社会大众敬祖爱国尊老爱幼,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传承三纲五常利国利民,三从四德恪守家规,和谐社会,实现中国梦!

相关文章
网友点评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有缘识圣贤 爱心蕴古情(共有 0 条评论)
头条焦点